为弘扬“三色教育”蓝色工匠精神,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前沿,推动设计创意落地转化。5月7日,6165cc金沙总站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88名学生组成“民族服饰考察与写生”课程组,赴学院在张家界设立的土家织锦实习基地,开展土家织锦非遗手工艺研习实践课程教学。

课程组构建了“田野考察——工坊试制——产品孵化”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。工坊试制环节,学生们在乖幺妹土家织锦开发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乖幺妹织锦公司)总经理张甜甜的指导下,用手触摸丝线的温度,感受织机经纬编织的魅力。土家织锦织娘们手把手教授平纹、斜纹提花传统技艺。学生在前期武陵源土家织锦田野考察基础上,尝试将现代创意设计理念融入织锦作品中。

产品孵化环节,校企联合通过织锦设计竞赛深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。学院和乖幺妹织锦公司联合举行“2025年西兰卡普织锦技艺传习与创意设计大赛”,学生实践产出约300幅织锦参赛作品,经评定,3人作品分获一、二、三等奖,10人获优秀奖。获奖作品将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孵化,用于公司2025年第四季度服饰产品开发,实现“设计作品—工坊样品—品牌产品”的创意落地。
土家织锦实习基地成立于2024年。在校党委副书记、校长易兵,6165cc金沙总站相关负责人、专业老师进行湘西等地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、绿色生态纺织和土家织锦等方面技术和产业发展情况实地调研,与张家界市政府相关领导、企业交流座谈的基础上设立。是学校为构建产学研协同工作格局、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设立的重要实践基地。
此次校外实践课程教学,让学生在产业前沿汲取艺术灵感,在实践操作中锤炼专业技能,“沉浸式”成长成才。校企双方在课程共建、项目共研、人才共育方面精诚合作,共同探索“非遗+教育+产业”的协同发展新路径,将有利于培养出更多具备文化底蕴、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服装设计人才。
(审核:李爱国 陈晓玲 谭小明)